小班幼儿教师随笔

时间:2025-08-13 23:20:37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汇编15篇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汇编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幼儿教师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1

比赛谁先吃饱饭

吃饭一度曾当作常规来教育孩子们: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饭菜……这一系列的“规矩”天天挂在嘴上,絮叨起来没完没了,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饭菜该剩下还是剩下,话该说还是说,有时候一顿饭要吃上大半个小时,这天突然有了转机。

这天吃饭前,我有讲述了一次“吃饭要则”,刚要吃,A大声说:“老师,我们比赛看谁先吃饱!”“好”办理的小朋友都兴奋起来,我趁机说:“行是行,我们不光要比赛谁先吃饱,还要看谁的桌面、碗里最干净,而其吃饭的时候不说话。”“行!”大家齐声说,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开始了。透过比赛,大家一致认为B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们都念念不忘这场比赛。我明白了,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顺应孩子的兴趣,找到他们的兴奋点,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偶尔搞几次小比赛,比一般的说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预期效果。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2

自开学以来,我发现我班有一个很机灵的小朋友:忻忻。上课好动,不爱听老师讲故事,也不爱看老师在课上的举止,喜欢把小脑袋转来转去,跟边上的小朋友嬉闹,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午睡时候,也是如此,无法安静地在床上躺着,总是翻来覆去。以上的迹象证实了忻忻的好动。更让我觉得忧心的是:忻忻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积木时,他总是占许多的积木为己有。还会把小朋友们搭好的成品据为己有。因此,引起了小朋友们的不满。而当老师请小朋友们将积木收起来时,他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参与活动的一份子,不顾地上和桌面上的积木,跑到其他区域继续活动。总是要在老师的提醒下,忻忻才会很不情愿地去收积木。

正是因为忻忻的我行我素,班级里的小朋友都不愿意与他一起游戏,不愿和他做朋友。怎样才能让忻忻有所改变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盘旋,找不到良策。

周二的下午,小朋友们都午睡起来了,准备吃餐点。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尚小,餐点通常是由老师分发到每个组的。其他小朋友都坐在小组里边了,唯独忻忻站在我的身旁,正迫不及待地想取糕点吃。我心生一念,何不趁这个机会,让忻忻学学帮助别人,形成初步的集体意识。我把小吃店的厨师帽带在了忻忻的头上,跟忻忻说:“忻忻,你来做小厨师,帮忙把餐点分给小朋友们好吗?”忻忻点点头答应了。我又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今天忻忻小厨师来给我们分糕点了,我们应该对他怎么说啊?”“谢谢小厨师。”小朋友们喊道。就这样,忻忻在小朋友们的感谢中,认真地为每一位幼儿端去了糕点,在得到他们的感谢时,他也不忘说一句"不用谢"。忻忻的脸上挂着微笑,看得出,他很乐意为小朋友服务。分好了糕点,我问忻忻:“帮小朋友们分糕点,你觉得开心吗?”“开心,老师,我明天还要帮小朋友们分。”忻忻笑眯眯地说。

通过给予忻忻一个这样的机会,让他体验了成功感,也让小朋友们改变了之前对忻忻的看法。收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希望忻忻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帮助别人。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3

这天,在小五班的活动课上,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没想到这首歌引起了小朋友的共鸣,许多小朋友跟着唱了起来。啊,有那么多小朋友也会唱这首歌,并且,许多小朋友还一齐表演起来,他们唱啊跳啊,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突然,歌声中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并且越来越高,一声嚎啕大哭打断了大家的歌声。我和小朋友们都禁不住地向哭声望去……一个小姑娘正趴在课桌上,大声哭着呢!“是谁?怎样了?”我急忙问方玲玲你怎样了?她说她没有妈妈她爸爸妈妈离婚了!她妈妈不要她了!,许多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说着。“嘘!”我急忙制止了孩子们的声音。

原先,玲玲的妈妈离婚后去外面打工一年多了,她跟爸爸生活。“我要妈妈!玲玲继续哭着说,看着可怜的孩子,我一边哄着她不哭,自己心里也是酸酸的,我说“让老师临时做你的妈妈,好不好?”

活动课结束了,小朋友都跑出了教室,只有玲玲还坐在那儿呆呆的望着我,“玲玲该出去玩了!”我走过去,弯下腰,轻声的说。“老师!”她站起来怯怯地,小脸红红的说:“你能够抱抱我吗?”“想妈妈了!对吧?好孩子,来抱抱!”方玲玲紧紧地抱着我的脖子,就像回到了妈妈的怀里。“谢谢老师妈妈!”就在我弯腰把她放下的时候,孩子响响得亲了我一下说着,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跑了出去。

事后,我在想,作为老师爱孩子是就应的,同时,能获得孩子的爱也是幸福的。但是,我想问,妈妈的爱是别人能代替的么?孩子心理上缺少的爱谁来给她呢?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4

春天来了,我要与孩子们进行美工制作活动——美丽的花园。我精心准备了活动材料,在制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启发幼儿用不一样的方法装扮出美丽的花园。

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总是想着让孩子们按照我的想法与要求去做呢为什么不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作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呢为什么不让他们自我去想去做呢于是,我决定是一次。

在组织活动时,我让孩子们自由选取材料、分组,在我的鼓励、支持下,孩子们都用心的动手做起来,在近25分钟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都始终持续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完成之后,拿着自我装扮的作品与小朋友共同欣赏、介绍。

请大胆的将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给孩子们吧,你将获得一份惊异的收获。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5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个性感兴趣,而且用心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资料,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

经验证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搞笑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简单容易的学习儿歌:

1、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用心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完美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诗歌“春天的秘密”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 ……此处隐藏3219个字……头,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会反思的,逐渐,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针对明明画画时的表现,我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还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陪伴在他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人们的活动,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进步。还有,午睡起床,让他自己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满头大汉,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向他竖起大拇指,现在,穿衣服对他来说,已经很拿手了。

现在明明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老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体会:

这些事例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要做好幼教这份工作,有了爱心、耐心与细心才会有全身心的付出;有了全身心的付出才会有丰硕的收获。它告诉我们,面对每一位天真无邪的孩子,只要老师能无私地献出这份爱心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和孩子们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和玩伴。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一切,因为爱心能营造和谐,而和谐能创造出一切奇迹!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12

黑格尔认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本领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是幻想!可是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些,他们以自己的认知来判断孩子的画。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这画的什么呀?怎么不像呢!”家长的认知就是画什么像什么,运笔要横平竖直这才叫画画。其实家长不经意的点评已经伤到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我班有个很帅气的小男孩阳阳画画不错,在区角活动中,他画了一个很可爱的稻草人,挥动着长长的手臂保护谷子。孩子们在赏评时都说他画的是神奇的稻草人,有长长的手臂能帮助农民伯伯保护稻谷!阳阳很自信的拿着作品让小朋友们欣赏。

离园时孩子高兴的让妈妈看自己的作品,妈妈却说:“着画的什么呀?怎么怪怪的,这长长的是什么?”孩子的笑容慢慢的收起来,(这时,妈妈还没有注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还要说什么)我及时制止了妈妈将要脱口说出的话,阳阳妈妈你还是先听听孩子画里的故事再评价吧!在我的引导下,阳阳讲了自己绘画的意图,是想让稻草人手臂长一点能保护更多的稻谷!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语言打击了孩子,很夸张的说:“我竟然没有看出长长的是稻草人神奇手臂,稻草人长长的手臂肯定有神奇的能力!农民伯伯就不担心鸟儿破坏稻谷啦!”笑容又回到阳阳的脸上!

这说明孩子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别人的认可。父母的赞扬和鼓励多么重要啊!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童话的、梦幻的世界,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所以大人要拥有一颗童心,蹲下来贴近孩子、了解孩子!分享、赏识属于孩子的成长快乐!呵护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13

孩子们是那样的可爱、聪明、活泼,他们那细心地观察,天真的话语,是那么有意思,令人回味。

我和孩子们一齐搭积木,大家玩得很开心。玩着玩着,董通坤像发现了新大陆似得对我说:“教师,你明白我在哪里吗?”“你不是在玩玩具吗?”董通坤说:“不对,教师你想想。”“我不明白。”“告诉你吧,教师,我在你的眼睛里。”看着孩子那惊喜的目光,听着他那稚嫩的声音,我也高兴地对他说:“对呀,教师的眼里有个你,你的眼里有个我,对吗?”“对!”于是,我们又高兴的玩起来。教师和孩子经过目光的交流,就会建立起丰富的感情,也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你。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14

大一班的音乐活动开始了,我正带领小朋友一齐学唱歌曲。这时,有两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时,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这个活动单元结束后,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刚才小朋友在唱歌时你们为何打闹”“我们没有打闹。”他俩竟然不承认。我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他俩打闹,大家都说看到了,并大声喊:“老师,罚他俩站到前面去!不给上音乐!不许吃饭!”等等。看他们的神情个个欢呼雀跃,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发生了偏差有关。由于教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如孩子打闹得出格时,教师有时会沉不住气,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就给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欢顺应老师的心理,于是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讨好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被指责的孩子在班里会觉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压抑,从而不喜欢上幼儿园乃至影响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而指责别人的孩子,刚开始,并不懂得幸灾乐祸,但长期这样,也会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心理,成为一个自私、狭隘的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其次当孩子犯错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艺术的方式,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换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潜力。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实还是要追溯到教师的教育,“从孩子的行为看教师的观念”这话很有道理。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15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考,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要在储满“师爱”的脑海中采摘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崇高的哲理,教给孩子们做人的最基本道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动听的颂歌,让爱与美托起明天的太阳.......

记得曾有人这样问过我:"做幼儿教师你真的幸福么?”我的回答是“我很幸福”。因为在孩子中间那种放松,无拘无束,融洽的气氛是多么吸引我,那些共同玩耍时的快乐,常给我无穷的回味,当孩子们有进步时,所体验的那种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无法比拟的,慢慢的我便爱上这份职业,这种爱,是我最好的教师,这种爱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是爱,使我对这项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得心应手,我和孩子们在爱中融为了一体,久而久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音符,孩子们都和我好像有了默契,都能心领神会。当我辛勤的汗水浇灌在孩子身上时,当我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时,我发现孩子们忽然长大了,懂事了,聪明了,突然间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他无比神圣,无比伟大,不少家长,看了我们的工作后,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激,听了你们的课,才知道幼儿教师有多辛苦,看了你们教孩子,才明白什么是细致,怎样才算耐心。

不少人习惯把教师比作蜡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把教师的劳动与这些牺牲者,悲苦的形象相连,于是便有了感慨:当老师有啥意思?”而我认为,老师因该有老师的境界,老师更因该有老师的情怀——“传道、授业、解惑”舍我其谁?

《小班幼儿教师随笔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