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随笔范文合集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随笔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随笔范文1---用心接纳孩子-
在我们幼儿园里每天都能看到家长接送时的身影,或急切,或匆匆,或悠闲┉┉但有一件事却让我一直不能忘记。那天早上,有位家长因孩子不愿来幼儿园,在的园子里对孩子又打又骂,甚至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最后竟揪着孩子的耳朵气冲冲的把孩子送到班上,教师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来时,孩子只不过是忘记带他答应给小朋友的玩具了。到了下午离园时,这位上午还怒发冲冠的家长却抱着孩子又亲又哄,只一天时间,对孩子的态度出现截然不同的两面,让人啼笑皆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例子,爱孩子又常常受自己情绪的影响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打孩子,受痛的不仅仅是挨那几下的孩子,更多的是成人在情绪低落时,感到不安、压力和自责。孩子的情绪与周围的成人有相当关联,要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情绪,成人更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有时爱孩子以至不忍说“不”,由“爱”变“害”。有时因管教孩子使孩子不接纳自己也很苦恼。
在我看来,无论是“爱”还是“管教”都具有其科学性与艺术性。“宽”与“严”之间的学问是我们做教师、做家长永远需要学习的,但只有你真正的接纳孩子,以成熟的心态去“认真倾听”、“努力了解”、“共同玩耍”、“合理拒绝”,以建立良好的教师或家长形象,树立自己的威信。
孩子是年幼无知的,成人是孩子学习的楷模,要引导孩子健
康成长,首先成人应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请不要和孩子生气,用心去接纳孩子。
教育随笔范文2“做幼儿教师这么多年了,孩子又哭又闹的,天天跟他们在一起,你烦不烦呀!”每每听到这样的疑问,她总是笑笑说:“跟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的”。这就是她——一名平凡的幼儿教师张凤连二十多年的时光在平凡中悄然逝去。面对繁重的工作量,低廉的工资待遇,别人纷纷离开了,但直到今天,她依然坚守在幼教工作岗位上。虽没有留下骄人的业绩,也没有做出惊人的壮举。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她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名普通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
她执迷幼教事业,她满怀激情的为之奋斗。她中午从不回家。说用这段时间备备课,看看书,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幼儿教师的步伐。至今她仍担任着班主任工作。是因为她从心里爱孩子,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她。她说: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不但快乐而且充实。她还说: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听到孩子们甜甜的“老师好”,一切的苦和累都烟消云散,留在心里的是欣慰,是幸福。
一件事至今仍让张凤连老师感动不已:一个周末,她正在做午饭,电话铃声响起,是晓旭的妈妈。晓旭妈妈说:晓旭因为画笔的事情,在家又吵又闹,哭喊着要找张老师。她听了后马上放下手中的“活”,骑起车到了晓旭家,孩子见到张老师后一下子扑到她的怀里委屈的哭了,她抱着晓旭, 先试着安抚他的情绪,并带晓旭回自己家吃饭,到村外的空地上放风筝,一同欣赏她儿子的成长相册,还讲了有关妈妈如何生育宝宝、养育宝宝长大的故事。晓旭是个聪明的孩子,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把头埋进老师的怀里,低低的说:“老师,我错了,妈妈养我长大很辛苦,我不应该闹脾气让妈妈生气,你现在送我回家吧,我要向妈妈道歉,我要好好听话,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挣很多很多的钱,给妈妈买好多好多的好东西,让妈妈幸福。老师我也买好多好多的好东西,送给你,你教我学画画,学唱歌,你是我的老师妈妈。”
她不仅被孩子们所依恋,也受到家长们的认可。友静小朋友的妈妈跛脚,走起路来很吃力,张老师就亲自把孩子送到在校门外等候的妈妈身边;遇到下雨、下雪天,她就直接把孩子送回家,一直坚持到友静毕业。毕业典礼上,不善言辞的友静妈妈握着张老师的手感激的说:“老师,你真的很好”。
其实,她也走过幼教事业的最低谷,20xx年,她所任教的村庄新开了一家配备设施高档的私家就餐幼儿园。新园的高档设施和时间吸引了家长,家长们陆续把孩子送到了新开的就餐幼儿园,班里只剩下15个孩子。那时的她对幼教的激情和希望彻底破灭了,她想过辞去工作另谋高就。正当她的思想徘徊时,村里的领导和家长们给了她无私的关爱、帮助和鼓励。最终,她没有放弃这份事业,她舍不得可爱的孩子们、也舍不得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凭借她对幼教工作的热情和对孩子的关爱,再次赢得了家长,孩子们陆续的回来了,从15人慢慢的到48人……。她的心如干旱再浴春雨一样滋润了,她的工作与生活又再度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琐碎事例还有很多,看似平凡事,但就是在这些平凡的事中感受到了不平凡,她把爱都给了孩子,在爱的光环下,她与孩子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越来越亲。
教育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因为爱,奉献也快乐。她就在这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寻找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随笔范文3故事背景:
主人公:芽芽,杂食者但胃口很细,总吃不胖,长的像根“豆芽菜”。聪明、可爱,喜欢“钻牛角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美猴王”。
故事情景:
芽芽是这学期新来的插班生,报名那天是他的爸爸带他来的。芽芽的爸爸一见我就恭恭敬敬地递上各种证件说:“老师,我孩子是个大皮蛋,要麻烦老师看紧了,尽量对他严格一点好了,再不行就打!”我看看芽芽:瘦长的脸蛋镶着一双小小的眼睛,鼻子、嘴巴……浑身上下普普通通!习惯也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吧!我摸摸芽芽的脑瓜儿微笑着说:“老师相信芽芽在我们幼儿园会表现的很出色的`!”芽芽爸一直叫芽芽说话。芽芽就是一言不发。我暗自欣喜:这孩子脾气倔但内向,对他温柔一点应该很快就会适应我们幼儿园的生活的。
事实告诉我,我真是太小看他了:开学第一节安全教育课上,我带领孩子们去实践走楼梯。正当孩子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一挨着墙壁(靠右)下楼梯的时候,突然传来丫丫的尖叫声:“老师!芽芽超过中间的黄线往下跑啦!” “老师,芽芽走错啦!”顿时楼梯上一片沸腾。此时,有几个“老油条”也想超前,却因我一句话打消了这个念头:“随他,老师已经说过,谁要是走错了就重新走一遍。”我坦然自若,心里想着待会儿这孩子会一个人乖乖的重新走一次楼梯。孩子们顺利地学会了正确地上下楼梯。芽芽开始独自走台了,可是一次不对,两次不对,第三次我强忍着火气,表情温柔地说:“再来,老师相信芽芽这次一定能走好!”“对,一定会成功的。”孩子们齐声鼓励道。可第三次他还是走出黄线了。“这么简单都不会!”“就是,就是。”霎时孩子们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我手拍三下,做了一个停的手势,示意小朋友们要安静。此时,我都怀疑芽芽是不是身体不平衡?“来,老师跟你一起走。”我拉着他的左手开始下楼。“挺好的嘛,再来秀一次!”他不耐烦的甩开了我的手就跑回 ……此处隐藏5084个字……越来越发现表扬的作用要远远的大于批评的作用!应对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学生,“河东狮吼”的方法无济于事,怎样才能让他们安静并且懂得学习,这成为我一段时间研究的主要问题。之后一件小小的事情令我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河东狮吼”管理方法。
我所任教的一个班级中有几个个性不遵守纪律的小男孩,他们上课爱做小动作,成为了教师们整天抱怨的对象。我的课堂中,他们也是依旧我行我素,教师的批评教育已经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一次上课时,我像往常一样让他们在课前群众背诵所学资料,而他们一如既往的在做小动作,为了不让他们影响到其他的同学们,我能够的站到了他们的身边,其中一个调皮的学生没有带课本,于是我便将我的课本放在了他的面前,同时用手指着教材跟他一齐朗读,这个过程我发现他有试图跟读,但因为他之前落下的太多而无法跟上同学们的节奏,但我却明白此时的他已经尽力。于是在诵读结束后,我在班上点名表扬了他,也许是教师给他的表扬太少的缘故,当我表扬他时我从他的眼神中发现了他少有的害羞的表情,尽管如此,我看得出他是很高兴的。同时我让他选取了一部他喜欢的动画片答应播放作为了对他努力表现的奖励,并且我让全班同学更是给了他一个鼓励的掌声。这样之后,一整节课,他居然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认真听讲!这节课让我真的很感动!从这节课之后,我开始找机会表扬他,他的每一点提高我都会进行肯定,在课堂上我也总是给他展示的机会,几次课下来,他已经完全改掉了他之前的坏毛病,并且是我的课堂上最认真听讲的学生,当我说让全班同学让他学习时,班级里的同学们更是情不自禁的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这个学生的转变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原先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的表扬,都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也许你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扬,就可能融化他那颗冰冷的内心!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要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师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哪个班没有理解潜力差和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呢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不能和同龄的孩子同步,行动也不如别人敏捷,他们受到了伙伴们的冷落和挖苦。他们成了班级中的灰色人群,有些孩子还相当自卑。这是一群更需要爱的孩子,如何看待他们呢。我对这些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是教师眼中最可爱的孩子”。这句平实的话,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孩子的心,传递着欢乐、慈爱,让孩子感觉是生活在大家的关爱中,更加地热爱班级这个群众,更加地充满了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体味到了健康用心的生活态度。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学生“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一样。
教育随笔范文13我们班有个叫徐祥的小朋友,从他入园开始对他的教育就让我特别头疼。对老师提的要求,他只有一分钟的热度,让他坐坐好,一扭头,他能满教室跑起来;让他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会儿就有小朋友来告状:“老师,徐祥打人了!”……
一天午饭前,我正带着孩子们玩“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徐祥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像你那样做!”
我心想:这小子又要和我干起来了!我问他:“为什么?”
他摇摇头说:“就是不想!我就是不想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
我想:如果强行拒绝他。他一定会对游戏产生反感,不知又要惹出什么乱子来!于是,我灵机一动说:“那好!徐祥你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游戏又开始了,徐祥做的每个动作都和我不一样,而且反应特别快,我拍手,他跺脚;我做小狗的动作,他做小猫的动作……慢慢地他游戏兴趣上来了,和我以及其他小朋友融在一起了!
这给我一个启发,对于这个孩子如果总是采取强制性的教育,可能进一步压制孩子的天性,从小就强化他的逆反心理。于是,我以后与他接触时,对他的一些言行开始采取缓一步的态度。其他小朋友坐着.他偏要站着,我不制止他,反而对他说:徐祥现在不想坐下来,那徐祥就先站一下吧!站了一会儿,他看其他小朋友都坐着,一个人有点孤单,悄悄地又坐了下去。
经过一段时间,徐祥对我和其他小朋友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感到了老师对他是友善的,他也越来越愿意和老师亲近起来。
通过对徐祥的教育,我觉得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不能随便武断地给孩子下定语,也许换个方式我们会发现那些特别的孩子其实一点不特别。
教育随笔范文14“六一的鲜花艳艳的,六一的歌声脆脆的,六一的欢笑美美的……”教室里孩子们充满激情地朗诵着。儿童节——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孩子们期待已久的节日,终于来到了。
“儿童节,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变形金刚!” “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妈妈带我去吃必胜客,还给我买了好多好吃的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相互争论着。
“‘六一’儿童节应该送给孩子什么礼物呢?”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家长。“一年就一个六一,只要孩子高兴就行,花点钱没事!”持这类想法的家长应该不在少数。还有的家长认为,现在一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只要孩子提出的愿望还算合理,做家长的就应该给予满足。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的愿望在“六一”这一天一定会被满足。所以一不小心,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变成了“儿童消费节”。
殊不知,家长对孩子的爱不单单表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在情感沟通和精神培育上。作为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如果在“六一”这天,您能亲手为孩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更能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孩子也更能体会到家长对他的倾心付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孩子对父母的童年充满好奇,家长可以利用这天的空闲时间,向孩子说说自己童年的记忆。孩子听到这样从未听过又有趣的故事,容易产生对现在生活的幸福感,也更能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也拉近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家长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与社会多接触,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比如“六一”,让孩子把自己的多余的书、衣服和玩具收集起来, 寄给灾区儿童。或者让孩子把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攒起来捐给灾区。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又使孩子体会到了公益慈善的意义。
家长在儿童节满足孩子愿望、让孩子快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在于把握好其中的意义。因为有时候孩子们的快乐和消费无关。对于当今高物质、高消费的社会条件下、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孩子们来说,给予孩子心灵的健康和快乐的感受,才是家长们最明智、最好的礼物。
教育随笔范文15区域活动时,董昭良在结构区拼插房子时,怎样也不能结合到一齐,他似乎失去了信心,准备拆了,不拼了。我连忙走过去说:“呀,这房子立刻就要成功了!”董昭良说:“教师,我插不起来。”我说:“教师和你一齐来试试好吗?”他点点头。当快要围合的时候,我提议再加几片积木。不一会儿,房子搭好了。此时,他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笑着跳了起来:“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当孩子因为技巧出现问题而影响游戏时,教师要与幼儿一齐探索,祝他一臂之力,并共享成功的互动过程,间接培养了幼儿的坚持到底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