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14篇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篇1很多人都见过漂亮且变化万千的中国结,从其所蕴涵的深意来分,有寓意吉祥如意的“吉祥结”,有寓意如意自在的“如意结”,有表达平安和一帆风顺的“方胜结”,有表达长命百岁的“盘长结”,有寓意团圆美满、锦上添花的“团锦结”,有寓意祥云绵绵的“祥云结”,还有表达永结同心的“同心结”,表达花好月圆的“桂花结”等。这些中国结无不“以结寓意,以结表情”,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据说,中国结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即神祗女娲将绳子在泥中滚动,便造出了人。早期的人类曾经崇拜过绳子,甚至还结绳记事。史书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说文解字》解释为“缔也”。《集韵》认为,“结”与“吉”在古代同音亦同义,那么“结”也有吉祥的意思。由“结”组成的词语,如结缘、结交、结合、结果、结发夫妻等,都充满了温馨、幸福、亲密之感。《诗经》中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之句,是说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与其扎结,一面叮嘱要注意的礼节。而由此演化的词语“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名词。
中国结肇始于上古,到了汉带,衣服的带子上开始出现了“结”。因为中国早期的衣服没有今天的纽扣、拉链等,需要靠衣带打结之法来系衣服。唐宋时更是开始广泛兴起。在出土的唐代的铜镜图案中,有绘有口含绳结的飞鸟,意指永结百年之好。那时的人们喜欢随身佩带饰物,而饰物基本上都靠穿绳打结系在衣服上的。明清时期,中国结的变化达到了繁盛,变化万千的中国结表达了美好的祝福。
中国结讲究的是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接。它可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礼啊。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篇2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了。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是老年得子,十分的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
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篇3作为“人文始祖”的黄帝,几千年来,在华夏后裔中享有难以匹敌的殊荣,后世不仅以他作为文明开端的象征,更尊其为共同先祖。历史学家们更理性一些,众口一词地封他为部落联盟长,是“天下为公”的楷模,禅让制度的奠基人。历史上,真实的黄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真的做到了“天下为公”么?他建立的是禅让制还是专制制度?
部落联盟长纯属想当然
当时,有熊国国君少典生有两个儿子,其一是神农,也称炎帝;其二是轩辕,就是黄帝。据《史记》记载,黄帝自小就十分聪明,等到长大的时候,更敦厚机敏,果断刚毅。
黄帝年轻时,其胞兄神农氏继承父亲少典,成了国君,被尊为炎帝。当时已进入农业社会,这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时代进步了,领袖以及大大小小权势者贪欲也随之膨胀起来。部落与部落、族群与族群,甚至一个部落一个族群内部的冲突也自然地频繁起来,丛林社会的特征日益凸显。
炎帝末年,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各路诸侯之间的相互掠夺日渐激烈,并发展成抢掠战争,民众在战火中不堪蹂躏。炎帝对此不管不顾,听之任之,只是尽情享受着“天下第一家”带给的荣华富贵。更严重的是,炎帝依仗手中权力,主动侵凌诸侯,导致天下更加混乱。
民众需要英雄人物站出来,带领他们推翻昏聩贪婪的炎帝,恢复良好的社会秩序。轩辕将这些看在眼里,于是这个青年人挺身而出。由于轩辕的皇族血统,过人能力及敦厚品德,他登高一呼,天下人莫不响应。轩辕乘机将民众组织起来进行训练,待到兵强马壮时,出兵讨伐那些不服从中央命令、不向中央进贡的诸侯。在威德并用之下,各路诸侯纷纷脱离炎帝而归顺轩辕。
这时候,昏庸贪婪的炎帝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对胞弟的崛起不能容忍,双方终于在“阪泉之野”爆发了内战。内战的实质,是积极进取的军事集团与腐朽没落的军事集团之间的政权争夺。在民众的支持下,轩辕同炎帝展开了三次激烈的大战。最终,轩辕取得了夺权胜利,炎帝很不体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由此可见,后世史学家将那个时代称之为原始社会,将炎黄称为部落联盟长之类,纯属想当然罢了。
中国没有禅让制度
轩辕取代炎帝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讨伐蚩尤。当时,蚩尤依仗强大的兵力,不肯服从中央,还在边界不断地烧杀抢掠。轩辕对蚩尤的行径难以容忍,决定御驾亲征,讨伐蚩尤。对蚩尤用兵的完全胜利,奠定了轩辕的领袖地位。回到中原,各路诸侯莫不臣服,共推轩辕为天子,称为黄帝,同时盟约:天下有不顺从者,愿追随黄帝予以征讨。之后,诸侯们果然实践诺言。
当时,华夏大地还处在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阶段。周围诸侯臣服了,四边还有不知黄帝、不服从号令的部落存在。黄帝乘全盛时期的余威,将周边一个个征服。随着征伐战争的完成,黄帝随即指挥部队劈山修路,拓展交通。
当时中国的疆域已初具规模,西边到甘肃平凉,东边至东海、黄海,南边到达湖南湘江,北边至合符釜山,国都设于涿鹿附近。为给天子地位蒙上神秘色彩,黄帝专门登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借祷告上天的名义,昭示天下百姓:轩辕黄帝是“奉天承运”,是得到上天承认的、唯一合法的天子。为保卫自己的安全,黄帝特别抽调忠实将士成立御林军。黄帝不在国都,考虑到对四方的驾驭,专门成立了中央政府。
当时的国体是分疆列土,相当于现在的联邦制。诸侯们承认一统的国家,也承认黄帝独一无二的共主地位。中央政府承认诸侯分治辖区的权力。为了监督各诸侯,黄帝还设立“左右大监”,监督万国。
由此可见,黄帝不是部落联盟长,中国也没有禅让制度。黄帝之后,依次接班的是黄帝的直系子孙。可以说,自黄帝开始,中国已经开始了家天下统治,也即开始了专制社会,黄帝是专制社会的奠基者。
专制制度导致宫廷政变
黄帝发现儿子之间发生了权力的明争暗斗,为了内部的和谐,他在荆山铸鼎三只,用作盟誓的信物,象征天、地、人,要儿子们在集团内部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 ……此处隐藏18856个字……“店家,你处可有上等的马料?”老汉一看白马大侠身后那匹白马,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连连摇头说:“客官,休说上等的马料了,有了你这匹白马,便是有一根草我也不会给你的,你还是赶快走吧!”白马大侠很奇怪:“此话怎讲?”老汉说:“壮士休要问,问了便是祸在旦夕,只怕走不了你。”白马大侠再问时,老汉只是摇头,再不出声,那神色极为神秘。白马大侠见问不出个所以然,只好拍马前行。可走了没几步,他就停下了,行侠之人,遇到这种事不问个究竟是不甘走的。于是他又折了回去,再次敲开那家店门。
老汉见还是他,就只开了条门缝。白马大侠说:“店家,前面没了人家,今儿就容我住下吧?”老汉想了想,说:“客官要住便住,只是本店只留人不留马,客官这马是不能牵进小店的。”
白马大侠说:“我不要你的马料,我吃什么马就吃什么,店家只管把它当人便是,银子我自会给你。”老汉还是不肯:“如此也住不得!”
白马大侠奇怪了:“店家,你自开你的店,我自付我的银子,天经地义,有什么住不得的?莫非偏要惹我一性一起,一把大火烧了你这破店不成?”老汉听得白马大侠如此说道,赶紧开门给他打拱作揖,附着白马大侠的耳朵,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
原来此地有一红脸汉子,人称“红脸天王”,此人上山打得猛虎,下海捕得蛟龙,在地方上颇有威名。后来,红脸天王也迷上了玩马,也在江湖上遍寻宝马,但终无所获,于是便发了狠,称但凡有好马入境,必得先报与他,若有隐匿不报者,必视仇敌不容。
听罢老汉所言,白马大侠指指自己身后的白马问:“店家看我这马如何?”老汉说:“体宽嘴阔,气宇轩昂,必是千年难遇的好马。客官恕我直言,有此好马相跟,你还是早早走了便是,若是住店,必出不了此境,怕是早有人给红脸天王报信去了。客官休怪小店不留你,我年老体衰,哪里得罪得起红脸天王,老实人家以安分度日为天,还请客官多多体谅。”
白马大侠一听,仰天大笑道:“我虽视此马如命,但若能遇上比我更一爱一此马者,我又何惜此马?你自当放我和我的马进去,好生款待,人要美酒大一肉,马要细面白馍,有人来问时,你就说我特来此地将宝马献于一爱一马之人,就看他有没有这个福份。”老汉被白马大侠这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只好让他牵马进店。
当夜,倒也太平无事,不提。第二天,白马大侠才起来,门外就沸沸扬扬传来一片人马声,白马大侠出去一看,一伙人正围着他栓在院里的白马指指点点,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红脸汉子。红脸汉子见白马大侠开了门,就迎上来,朝他拱手施礼道:“壮士,好马,真是好马,天下少有!”
白马大侠断定这红脸汉子就是老汉说的红脸天王,就回礼说:“天王如此夸我的马,不知你意如何?”
红脸天王迫不及待地问:“壮士,此马可换?”
白马大侠说:“壮士游侠四方岂可******?我视此马如命,命是不可以换的。不过,若是遇上有比我更一爱一它的,我便是把它送了又何妨?”
红脸天王不明白:“此话怎讲?”
白马大侠说:“你若是比我更一爱一此马,便牵了去;否则,休想要得!”
红脸天王点点头:“但请壮士说个明白,我也好思量。”
白马大侠一字一顿地说:“此马于我如同手足,离了它我便是断了手足。天王若是要了它,须先断手足。天王愿意这么做吗?”
白马大侠说完,两道炯炯目光直一逼一对方,红脸天王愣住了。
“哈哈哈哈!”白马大侠仰天长笑,“原来天王只不过是个叶公,连一只手臂都舍不得断,何以缘求宝马?我的马不与俗人!”说罢,白马大侠昂首挺胸,牵了白马扬长而去,一路走一路长叹:“天下人都说一爱一马,其实一爱一的都是自己啊!”
白马大侠走出没多远,忽然,红脸天王在他身后高声喝道:“壮士且慢!”白马大侠回转身,只见红脸天王从腰间拔一出剑来,朝他吼道:“壮士看真切了!”“嚓——”手起刀落间寒光一闪,随着众人一声惊呼,红脸天王的左手落在地上。“啊哈哈哈!”红脸天王狂笑着,笑声里充满了浓浓的血腥味。
白马大侠当然看得真切,他先是一惊,好一会儿,脸上浮出一丝淡淡的笑意。红脸天王走过来,要去接白马大侠手里的马缰绳,可是白马大侠丝毫没有松手的意思。
红脸天王说:“壮士,我自有大碗的酒于你喝,大把的银子于你花,只是这白马今后该归了我。你若还要索回此马,须拿了你的头来换,如此方可证明你比我更一爱一宝马。”说罢,他猛地就把白马大侠手里的缰绳夺了过去。
白马大侠捶胸顿足:“老天啊,你为何如此不公,既生此马,又何生出一个红脸天王来?你这是要了我的命啊!”他踉踉跄跄地冲出百步,一把拔一出佩在腰上的宝剑,往脖子上一抹,顿时血溅三尺之外。
众人再次惊呼,一阵唏嘘。
红脸天王愣了愣,牵起白马要走。只见白马突然挣脱了缰绳,跑到百步之外白马大侠的一尸一体跟前,仰起脖子一声嘶鸣,只见四周的树木纷纷落叶,那嘶鸣声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心寒腿软。白马如同醉酒者一般,摇摇晃晃地围着大侠的一尸一体转圈,谁也拉它不走。
红脸天王哪里肯依,就想上去驯服白马,谁知那白马一抖身一子,把红脸天王甩出好远,然后扬起四蹄绝尘而去,无论红脸汉子在后面怎么吆喝,都不回头。
眼看那白马就要在远处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站在一旁的店家老汉突然把两个指头放在嘴里,打了一声尖厉的呼哨,就见那白马立刻就在远处停住了,直直地竖一起耳朵听着;老汉又打了一声呼哨,那白马仰天长嘶了一声,竟晃着尾巴跑回来了。它径直跑到老汉跟前,屈下一身一子,老汉“噌”的一下翻身跨上马背,连声大叫:“好马!好马!真是千载难遇的好马!”一边啧啧地夸,一边就打马向前跑了开去。那白马奋蹄扬鬃,如踏云雾,眨眼之间身后只留下一片纷纷扬扬的尘土,众人这才真叫开了眼。
此刻,红脸天王叫苦不迭,哭丧着脸正想辙要把白马弄回来,却见天边荡起一片尘土,不一会儿,老汉就策马到了跟前。红脸天王要去牵白马,老汉眼一瞪:“且慢!若让你把马牵了去,天理何在?”
红脸天王脖子一挺,说:“我断臂换此马,这马理当我牵!”
老汉回答更振振有辞:“你断臂,壮士却断了一性一命,论一爱一马你不如壮士他;白马弃你而去,你不知如何唤回,论御马你不如老汉我。这宝马如何就归了你?”
红脸天王顿时傻了眼:“那依你说,当如何?”
老汉道:“三十年前,我不惜舍去王侯之位,隐姓埋名专攻驯马技艺,遍寻绝世好马,直到如今鬓发如雪,才寻得这匹宝马。昨日一见此马,我便决定取之,我故意不留大侠住店,乃是欲擒故纵,后来报信与你,无非是再看你的深浅,却原来你等皆不该拥有此马。老汉我本欲今日取之以慰平生,可眼见诸位英雄皆为马所累而忘了根本,方明白天下宝物皆误人矣,不如无宝,不如无宝啊!”说完,老汉一把夺过红脸天王腰中的宝剑,直向白马劈去,只见那白马长嘶了一声,顿时就身首分了家。
眼看着绝世宝马顷刻之间倒在了地上,围观者大怒,都跳起来要向老汉兴师问罪。老汉跳开数步道:“罢罢罢,不劳诸位动手!我寻马误了一生,今番才如梦初醒,韶华不在,死又何妨?”说罢他扬剑自刎,扑身倒地。
脚下的黄土,顿时发出轰然的绝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