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观察记录汇编15篇
幼儿园观察记录1幼儿园里的一日生活中,更多的是集体活动,集体活动还会分为进餐,入厕等。
先来说说孩子们的入厕吧。
每逢孩子上厕所集合排队时,排在前面的孩子总是你推我挤,互不相让,都想排在队伍的前面,我们总是往往花大力气去维持队伍秩序。这种情况也让我很烦躁。今天也不例外,我负责早班的活动。“老师,他插队!”“老师他又插队!”面对孩子一次次的告状,我忙于且回答他们的:“别挤,站在哪里都一样,站第一有什么好呢?”
这时xx小朋友说话了:“排第一当然好了,还能离你近一些呢。”孩子的回答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争抢着站第一主要的目的是离得老师近一点,让老师能看到自己。”
仅此这样的小举动,让我总是站在了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不就排个队吗,不至于非要站第一。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心声,忽视了真正的原因。
换位思考是我又一份责任。
幼儿园观察记录2“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还是不明白......”这是曾经流行的一句歌词。但现在我要说“孩子的心思你别猜”。
那是一天午餐后,很多孩子已经吃完饭,在进行自由活动,还有少部分孩子依然不紧不慢地拨弄着盘子中的剩饭,我跟往常一样,巡视于两边孩子之间。猛抬头,发现顾xx拿着一东西往前方孩子们搭好的城堡砸去,顷刻间,城堡坍塌了,顾高兴地手舞足蹈。见此情景,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二话不说径直走到顾xx面前,提着嗓子质问“你为什么要破坏别人搭好的城堡?砸坏了还那么开心?”,显然,顾xx被我当时的反应吓着了,他看了我一会后说“我们在玩‘愤怒的小鸟’”。此刻我顿时冷静了下来,回想刚才发生的事情,怪不得刚才城堡旁边的孩子表情并没有我预想中的那样愤怒,怪不得没有人来告状。显然是我错怪了顾xx,我诚恳地对顾xx道歉“刚才是我错怪了你,对不起!”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看到我并没有怪他的意思,笑着说“没关系”继而跑开了!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经常说对于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我们要先冷静观察,然后再做出判断是不是要去参与解决问题。因为往往有很多事情孩子们能通过协商来解决,教师过早参与会剥夺孩子交往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过早地想去阻止孩子们矛盾的发生,最后反而弄巧成拙,误解了孩子的用意。这件事情再次提醒我,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教师应冷静处理,以免误会的事情再次发生。
幼儿园观察记录3黄旭彬是个是个性格开朗的男孩,平时爱说话,喜欢亲近老师,有事没事都喜欢找老师聊天,还喜欢跟老师讲述自己的见闻和自己的感受、体验。一天,小朋友们都搬好了自己的椅子准备玩音乐游戏,这时黄旭彬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我看见他的表情很不开心,好像要哭的样子,于是我问:“你怎黄旭彬么啦?”他没有回答我,只是低着头坐着。我摸摸他的头,看他的样子不像是因生病而难受。于是我问坐在他旁边的小朋友:“为黄旭彬什么不开心?”小朋友都说不知道,我又轻声地问正准备组织小朋友游戏的肖老师:“你刚才有没有批评黄旭彬”,肖老师说:“没有呀!”于是肖老师也过去问:“黄旭彬你怎么啦?”这一问在黄旭彬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了,用很无奈的语调说:“你就别理我啦!”这时他的眼泪也快要流出来了,边说边走进洗手间拿毛巾擦眼泪。听到这黄旭彬样说,我们两个老师都觉得很奇怪,平时只要有一点小事,黄旭彬都会很着急地说出来,今天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过了一会儿黄旭彬从洗手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情绪好舒缓了一些,后来我们也不再去干扰他的情绪,他也照常参加音乐游戏。第二天,我们看他的情绪很好,就问他昨天是因为什么事不开心,结果他笑而不答,好象还是不愿意说出来,我们也不勉强孩子,也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
虽然我不知道黄旭彬哭的具体原因,但我从黄旭彬的情绪变化和平常的表现中可以猜测出他是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哭的,他自己也觉得老师没有必要知道,也不需要老师帮助。也许是想起一些不开心的事;也许是小伙伴无意中让他受了委屈;也许是自己没有做好哪一件事情;也许……
作为老师,关注孩子的各种表现,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孩子突然哭时,(很多时候孩子是用哭来求助)老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孩子怎么啦?怎么会哭呢?然后就着急地询问原因,以便及时帮助解决孩子遇到的各种事情。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他们不断在摸索、尝试自己独立,逐步摆脱对别人的依赖。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很大:
一、的黄旭彬表现令我们对他刮目相看,我觉得这是黄旭彬长大的表现,他在尝试独立承受和解决一些事情。
二、我觉得老师全面仔细关注孩子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要强求孩子接受老师或同伴的帮助,不要强求孩子说出自己不想说或认为没必要说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支持、鼓励孩子自己学着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矛盾,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锻炼。
幼儿园观察记录4近日,我发现班内的孩子节约意识较差,特别是在用水方面,尤为突出。常常是洗完手忘了关水龙头,有时喝水接满满的一杯就喝一口。于是我就组织了一次“节约用水”的活动,这次活动先让孩子们在玩沙之后去洗手。当他们伸出小手开水龙头时,发现“停水了”(事先关了水闸)。这时王老师端来了一缸金鱼,缸里的水非常的少,小金鱼的嘴一张一合的,快“渴”死了。我用急切的声音说:“请小朋友快想想办法救救金鱼吧!”这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快给小金鱼喝水。”可是当他们争先恐后地冲到水龙头前,打开水龙头,水还是一滴也没有流出来,孩子们个个焦急万分,我提来了一桶水,并给他们讲了《小水滴生气了》的故事:早上我一进教室就听到有谁在哭,我找呀找,发现是小水滴在哭。它告诉我,昨天小朋友都回家了,可它还在滴滴答答地流着,它很伤心。说:小朋友嘴上都喊着“水的用处大,能帮助大家做很多的事。“可是有的小朋友就是不珍惜我,就是忘记关紧水龙头。它太伤心了,太生气了,所以它不想做你们的朋友了,它走了……孩子们听到这里都急了:“小水滴,你不能走,不要走,快回来,我们错了……”
通过这个小故事,孩子们一下子意识到自己浪费水是多么不应该。有的孩子还含着眼泪说:“小水滴,我保证再也不浪费你了,你快帮忙救救小金鱼吧!”
最后,小水滴真的“原谅”了小朋友们。看到水来了,孩子们高兴极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不拧紧水龙头的了,每天都有孩子自觉去检查水龙头是否在滴水。还有孩子从家里带来了关于水的书,有讲水的用处,有讲没有水以后出现了沙漠的书。孩子们还提出画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画,把它贴在每一个用水的地方。
这次活动,我是结合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当孩子的自身需要与没有水产生了直接矛盾时,当孩子们急切地想用水时,及时地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说出“小水滴”生气的原由。从情感入手在内心深处打动了孩子们,使他们自觉地意识到了平日不拧紧水龙头,任意放水等浪费水的行为是不应该的,由此而产生的内疚、发出的“誓言” ……此处隐藏4775个字……引导孩子说出自我身上发生了什么趣味的事,有没有认识新朋友等等。日常生活中多创造他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机会,晚饭后或者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耍,供给交往锻炼的机会,鼓励孩子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等。
(二)语言教学活动
为了让孩子尽快熟悉新的生活环境,异常组织了语言教学活动,让孩子对团体进行了解和接纳,鼓励天天接触新朋友,把自我介绍给大家认识,主动与小伙伴儿打招呼,并且鼓励他,表扬他,帮他逐步建立自信心。
五、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天天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原先不喜欢说话的小朋友变得愿意参与同伴游戏,体验到了同伴、教师、父母的关爱,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天天变得开朗多了,偶尔也会过来抱抱教师,看着他一点一点提高,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情景:午睡室、操场、活动室
表现
其他小朋友都进入了梦乡,铭铭小朋友时不时的坐起来,叫着要爷爷来接,打电话给爷爷,我在旁边陪着他,拍着他让他入睡,也无济于事。
早操活动中,铭铭小朋友表现得不太高兴,不想做任何动作,只是一个人站在那里。活动的时候,他也一个人坐在木立刻。整理玩具时,他表现得很进取。
泥塑活动中,铭铭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个三层蛋糕,展示给小朋友们看,大家还为他唱了生日欢乐歌,我也为他贴上了小红花。
效果分析
1、铭铭小朋友渐渐地想成为小伙伴们的好朋友,一个人自说自话的行为也有所减少,他也能够进取地帮忙伙伴们一齐整理玩具等。
2、铭铭最喜欢捏橡皮泥,他能够专心致志地捏出各种橡皮泥造型。
矫正措施
1、进取鼓励铭铭小朋友根据自我的兴趣来表现自我,并展示给全班幼儿看。
2、引导其他小朋友和铭铭进取交流,主动和他成为好朋友。
现有表现
我们慢慢发现,铭铭小朋友整理东西的本事也很不错,有时候小朋友将不一样颜色的橡皮泥装在一齐,他就会及时发现,并且帮忙他们从新分类装好。于是,我就请铭铭小朋友当小组长,专门负责收取娃娃家的材料、橡皮泥材料等。在“工作”的过程中,铭铭与小伙伴们主动交流,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从那以后,我们慢慢发现,铭铭小朋友能够坐得住了,并且做事情也变得认真起来了。
有效措施
1、继续以铭铭的兴趣点着手,进取鼓励他发挥特长,并挖掘他的其他兴趣爱好。
2、鼓励铭铭与同伴们友好相处,做好小组长的工作,与小朋友们进取交流,共同游戏。
幼儿园观察记录12为了使学前班的孩子在进入小学阶段时,顺利完成各方面的衔接,我们从三月末开始,培养孩子自己记作业。每天老师发下“成长纪录”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业内容,孩子自己抄写到成长纪录上。
我们班的乐乐小朋友年龄较小,是三月初转到青苹果的,有些地方不是太适应,记作业时,由于个别字没学过,写得不是很规范,有几次我帮他抄写不会写的字。一次我正在给乐乐写一个“默写”的“默”字,班上的马xx小朋友走过来,问我:“老师,你干什么呢?”我说:“帮乐乐抄一个字,这个默字他不会写。”马xx小朋友马上说:“你为什么帮他抄啊不帮我抄?”我说:“因为乐乐年龄小,刚来咱班,记作业确实有一点儿困难,你不都能自己写下来吗?如果你在学习上或其它方面有困难,老师也不同样帮助你吗?”听了我话,马xx点了点头。
回到家里,我就想今天的事,我平素的言行,是否公平的对待了每个孩子?面对全班孩子颗颗稚嫩的心,我们老师应该把教育、关爱给予每个孩子,应该把手里的那碗水端平。
幼儿园观察记录13我们班有几个新入园的孩子,刚来的时候都哭得找妈妈,但是适应了一段时间就不哭了,而且在班级里玩的很好。也都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孟xx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刚来的时候哭了一周,第二周就不哭了,而且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孙xx,两个小伙伴在一起玩得很开心,现在俩个宝宝每天早上都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那天晚上放学,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什么时候放学啊?我说:“快了,我们马上就放学了。”可是孟xx却说:“老师我不想回家”。我问她:“你怎么不愿意回家呢?”她告诉我:“我喜欢在幼儿园里玩,想和彤彤玩。”这时彤彤听见了也说,我也不想回家。后来孟xx妈妈来的时候,孟xx都哭了,第二天我问他你哭什么啊?他还是跟我说:“我想在幼儿园里玩”。当时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我能让一个新来的孩子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么喜欢来幼儿园,我觉得我能让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快乐的成长,我的工作就没有白做。希望我的宝贝都喜欢来幼儿园,在这里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观察记录14一次活动中,提出问题后,我随口叫到:“淘淘,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谁知,淘淘却一脸吃惊地望着我说:“老师,我没举手!”听到这话,我的心里猛地“咯噔”一下!马上意识到,原来,在平时提问时,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举手积极的孩子,对那些不爱举手的孩子,则比较少或是不提问他们,因此,这次叫到淘淘,才会让他感到如此吃惊。
静下心来,我开始反思:曹校长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孩子,而我的“关注率”又体现在哪里呢?这次,连孩子都在提示我了!淘淘是这样想的,并敢于说出来,可能其他没举手的孩子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吧!长期如此,就会让他们形成一种定式:反正我不举手,老师就不会叫到我,这将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不利。
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的提问一定要面向全体幼儿,多关注那些内向、胆小的孩子,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当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举起手时,我一定要马上给他机会,不管他回答的好与坏,都要对他的勇于尝试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幼儿园观察记录15面对全班35个幼儿,总是有那么几个孩子吃饭慢悠悠的,你叫他吃快点吧,他干脆拿着碗来到你面前说:“老师我吃不下了。”
那天下午轮到我带班,一走进教室就看见一个小朋友依偎在椅子上不吃饭。在看看他的碗天那还有半碗了,菜也不怎么动。我问他身体好吗?他点点头表示身体好的。于是我就故意来到他的面前夸张的说:“哇你怎么饭还有那么多啊?你的饭都不听你嘴巴的口令了,是不是饭它说你不乖就不给你吃啊?”说到这里他开始咯咯的笑了,可能老师的话让他觉得好玩了吧。我脑海里闪出了一个想法:他是男孩子应该喜欢奥特曼吧?哈哈机会来了。于是我拿起勺羹往饭碗里盛了点饭说:“奥特曼的飞机着落拉,机舱快打开。”话还没说完他就把嘴巴张的大大的,一口就把饭吃了。可能想玩第2次吧,他很快的咀嚼了嘴里的饭。接着我又弄了点菜,在他面前晃来晃去说:“怪兽来拉,怪兽来拉,快来吃怪兽啊。”他觉得特别好玩就大口的吃了起来。我本想再盛的结果他抢过勺羹说:“老师我自己来。”看着他一会儿就把饭和菜吃光了,而且把菜烫也喝了,还是班里第一个吃好的呢。
以前听他妈妈说在家吃饭还会讲条件,比如一碗饭去掉一半才会吃,而且是连哄带骗的,弄的家人吃一顿饭都很累。现在家里人说他吃饭吃的既快又好,而且吃的开心。看到他这样我及时的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