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新学期的工作计划模板6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新学期的工作计划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篇1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幼儿22名,其中男孩13名,女孩9名。其中有6名幼儿是从我园托部升入我班的,有一定的集体生活的经验,有一半幼儿没有入过托。原来在我园入托的孩子由于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加上对环境比较熟悉,显得活泼大胆,如:唐嘉意、杨允锴、陈逸隆,他们很快能够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有3-4名幼儿非常依赖家长,有哭闹现象。通过家访和开学两周的观察发现,我班的孩子都很聪明、活泼,他们喜欢老师,对学习新知识和游戏很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也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但也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在生活能力方面,我班幼儿大多由老人带大,因此家庭包办过多,孩子们还不会正确洗手、入厕、擦毛巾,由三分之一的幼儿有挑食的习惯,有1~2名幼儿不会拿调羹,不会自己吃饭。
在学习方面:宝宝们都能听懂普通话,喜欢听故事,
在语言表达方面:新生和老生的差异较大,新来的孩子不愿意与别的孩子交流,有一两名幼儿不愿开口说话。由于小班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较弱,因此在学习上表现为倾听能力较弱,许多幼儿喜欢随便插嘴、大声叫喊,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在运动方面:孩子的年龄小,动作的协调性较弱,在集体中还不会一个跟着一个走或一个跟着一个跑,对自己的行为和动作,缺少控制能力,在运动时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弱,需要老师的指导和提醒。在游戏活动中,孩子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他们喜欢玩象征性很强的玩具,对于一些动手、动脑的玩具缺乏耐心玩。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加上他们没有建立集体意识,因此行为较随意,常发生争夺玩具的现象,宝宝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辈们包办很多,因此游戏结束后他们还缺乏整理玩具的意识,不会将玩具放回原处。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有的放矢地制定了本学期的培养目标。
学期目标
生活
1、学习正确洗手、洗脸的方法,学习独立如厕,养成喝水的习惯。学习独立进餐,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尽量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2、喜欢老师,喜欢小朋友,能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
3、会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学会求助。
4、知道饭前便后及手脏时要洗手,初步懂得节约用水。
5、在成人的帮助下,愿意学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6、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成人的提醒注意安全,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
1、乐意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对周围事物有初步学习、提问的愿望。
2、学习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尝试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3、愿意与老师、同伴进行交谈,喜欢听故事、念儿歌,爱看图书。
4、感知周围事物的颜色、味道、声响、软硬等差别,喜欢关爱身边的动植物。
5、愿意使用纸、笔、泥、积木等工具材料,制作简单作品。
6、感知1—5的数量,学习一一对应地比较多少、长短、高矮、大小。
7、喜欢做音乐游戏,并乐意参与表演。
运动
1、乐意尝试多种简单的运动器具和玩具,运动身体。
2、喜欢参加运动,在体育活动中学习走、跑、跳、钻、爬、平衡等一些基本运动技能。
3、了解自己的身体及五官的功能,懂得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4、愿意参与收拾玩具。
游戏
1、喜欢摆弄游戏材料,愿意参加各类游戏活动。
2、懂得要爱护玩具,能与同伴一起玩玩具,不争抢玩具。
3、有初步的角色意识。乐意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进行简单的交流。
4、懂得要爱护玩具,用过的玩具和图书能放回原处。
家长工作
1通过家园之窗,使家长了解班级工作,育儿信息等,并针对幼儿的不足给予一些家庭教育的意见,使家长能有效地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科学育儿。并鼓励家长踊跃投稿,从而形成家园互动的理念、为孩子的成长共尽一份力。
2成立家长委员会,协助班级做好各项工作,成为幼儿园和家长联系的桥梁。
3针对班级重点,以家访、个别交流、家长会以及利用家长接待日,与家长真诚地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合作。
4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做到准备充分、形式多样;对家长提出的疑问要及时给予满意的答复。
5建立宝宝成长档案和家园双方的联系网络,及时沟通反馈孩子的情况。
幼儿园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篇2一、班组状况分析:
时间脚步匆匆,一眨眼一学期结束了,在这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小二班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能用连贯、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主动和同伴交往,愿意帮助他人,与人合作,幼儿在动作协调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自理能力逐步增强,动手、动口的能力也有明显的进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因年龄的差异,还有少部分的幼儿主动性差,不能很好地完成各项活动,所以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班组常规管理,培养幼儿,使班上每位幼儿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发展和进步。
二、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一)在新的学期中,面对素质教育目标下的新课程改革,我班承担了课题《多元智能创意主题课程》 的实践研究,围绕研究的课题,这学期我们要加强对幼儿动手动脑操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阅读兴趣,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语言方面,坚持以兴趣为主,加强口语训练,每天坚持进行生活游戏识字,丰富词汇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安全保教工作:
做好保教工作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在每天的工作中应细致观察照顾好班上的每一位幼儿,发现体质多病的孩子及时为孩子抹汗,替换和增减衣服,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学习、生活习惯,加强自理能力的训练,创造安全的班组环境,随时随地检查室内外、活动场地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能力的发展:
在这学期我们重点培养幼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画、贴、剪、撕、折等技能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科学方面培养幼儿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注意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在社会方面,能让幼儿保持心情愉快,学会在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能合理地处理好同伴的纠纷,能主动与同伴交往的良好品质。
四、家长工作:
在本学期开始时,应做好两项工作。
1、主动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一些在家里的一些情况,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 ……此处隐藏4653个字……、一课多上,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5.扎扎实实开展教科研活动,“十一五”太仓市级课题《因地制宜,优化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形式的研究》经过前一阶段的准备,本学期开始实施研究。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理论知识,鼓励教师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勇于尝试,形成科研的氛围。课题组成员认真制订课题阶段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做好记录,积累第一手资料。
6. 加强家园联系,实行家园互动,通过“家长园地”、“家校路路通”、家访等途径建立与家长联系的桥梁,倾听家长的要求。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开发、利用优质的社区资源,促进园本化课程的构建。
7.认真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对照《卫生保健合格单位》的细则整改落实,确保幼儿的安全。
(三)加强幼儿管理,促进幼儿发展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和午睡时间,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育成长。
2. 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求教师将“幼儿行为规范要求”内化为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同时发挥“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的作用,积极性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3.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要求教师认真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管理好幼儿的一日生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的环境,组织幼儿开展各项活动。同时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一丝不苟地做好班级的安全工作,确保幼儿的安全。
4.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幼儿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使幼儿产生自豪感,树立自信心,养成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开学工作,按规定收取幼儿的各项费用。
2.制定各项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3.全园安全卫生检查,大型玩具维修油漆,厨房设施整改。
4.组织教师参加“师陶杯”论文评比。
5.推荐一名教师参加太仓市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比。
十月份:
1.《因地制宜,优化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形式的研究》开题活动。
2.骨干教师教学活动展示。
3.教研组二磨课。
4.参加太仓市园本教研观摩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太仓市幼儿园有效教学研讨活动。
2.新教师汇报课。
3. 中、大班半日活动调研。
4.教研组二磨课。
十二月份:
1.小班半日活动调研。
2. 教研组二磨课。
3. 小班涂色、 中大班绘画、手工比赛。
4. 课题汇报活动。
一月份:
1. 班级元旦联欢活动。
2. 教职工学期考核。
3. 学期结束工作。
幼儿园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篇6在这阳光明媚的金秋时节,乘着创新教育的强劲之风,我又开始了新学期的工作,这是我人生旅途中又一个新的起点,是我工作征程上的又一个加油站。
在新的学期里,我要注重从以下几点对宝贝们进行培养。
一、加强幼儿的常规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孩子来讲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酱,这个酱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比重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一)从现在开始培养。在生长、发育期,人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受引导。研究表明,3至12岁是年轻一代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人阶段的孩子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长技能的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
(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习惯多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小事上。如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体现在他不丢三落四,做事有条理,观察细致等等。有些家长面对这些小事,常常听之任之,认为“树大自然直”,这是错误的看法。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价值趋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中,也体现在家庭环境建设和衣、食、住、行中。家庭文化环境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文化同其它方面文化相比,亲合力、感染力更强。家庭文化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文化环境中,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位家长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
(四)制定规范,运用强化机制。在幼儿园,孩子们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指导东西放回原处、准时睡觉等好的行为习惯,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可惜孩子在校的艰险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家里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即使有些规定,但由于父母对子女溺爱、娇宠心理学的作用,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制止和消除不良行为,父母还必须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例如孩子做了好事,受到他人的赞扬而继续做好事。“做好事”这种行为的增强是由于“他人赞扬”起了强化作用。强化是孩子行为塑造的重要心理机制。
(五)不能有例外的。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在形成过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如拾金不昧等,只要有一回因私心杂念夺去了孩子好品德的追求,重新做起来就会变得困难了。
(六)要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习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躬行实践。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只注重说理教育而忽视实践,良好的习惯是不会真正形成的。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是就是,要形成好习惯,贵在行动!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对孩子进行行为方式的指导。行为方式的指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如何去做。
二、培养
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鼓励幼儿对老师的提问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或答案,培养孩子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不人云亦云的思维品质,其实就是在激发幼儿善于创新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在对幼儿关心疼爱和开发智力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的孩子将是有主见有爱心而又有丰富创造力的一代。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整装待发,等到学年结束,再来收获满园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