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5-11-10 17:32:39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6篇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乐曲各段的节奏,感受节奏和情绪的变化。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快乐的小厨师》。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快乐的小厨师》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方式:

1、 引导幼儿充分欣赏音乐,听辨乐曲各段的节奏,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

2、 以提问的方式,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对各段音乐的感受。

(1)乐曲的节奏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2)这时听起来心情怎么样?

(3)谁能猜猜音乐快、慢的时候都像小厨师在做什么?

活动反思与推进:

孩子们通过欣赏乐曲,能很好地听辨《快乐的小厨师》各段的节奏和乐曲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节奏特点;并能很好地说出“最后一段听起来的感觉是很开心,很高兴的”等等。但当在我提出:“谁能猜猜音乐快、慢的时候都像小厨师在做些什么?”时,我发现孩子们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对厨师劳动的了解)对每段乐曲所表达的内容无法理解、分辨,更无法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小百科:厨师,是以烹饪为职业,以烹制菜点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小孩的协调能力。

2.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培养孩子合作,竞争的能力。

4.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培养孩子合作,竞争的意识。

2. 运粮的辛苦,让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小沙袋(粮食)﹑小凳子(障碍物)﹑筐子(粮仓)

活动过程

1.游戏开始前布置场地将小朋友分成相等的几组,站好队列,作好准备。

2.老师作示范运粮(用小沙袋代替粮食)

3.游戏的规则:(1)扮演运粮的幼儿要弓腰,双手扶好“粮食”在背上,沿着布置好的示意方向,绕过障碍物把“粮食”送到“粮仓”。(2)运粮的小朋友在运粮的途中谁把“粮食”掉下来就视为不爱惜“粮食”。

4.游戏开始:老师口哨一响,每组第一个小朋友背上“粮食”弓着腰,向前绕过两个障碍物到达指定位置。前面的小朋友把“粮食”送到“粮仓”后,转身和下一个小朋友击掌,下一个小朋友才能开始,依次进行,看哪一组运粮最多。鼓励幼儿不能掉下“粮食”要把“粮食”送到“粮仓”内。

5.活动结束,评比结果,收拾场地。

教学反思

开始很担心孩子 们是否能够积极配合,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合作得很好,加油声不断,唯恐落后,生怕把“粮食”送不到“粮仓”内。从孩子们的汗水和笑容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就感。从中让孩子们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

本次活动,如果把孩子们多分出一组,再配上合适的音乐,就更好了。

小百科: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又称为“谷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灯的种类、用途及发展历史。

2.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参观过灯具店。

2.幼儿科学用书:《灯的故事》。

3.收集几盏实物灯,制作灯的照片和课件。

4.四块分类板、篮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室内灯

师:前天,林老师带你们参观了哪里?(灯具店)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灯。我呢,把这些灯拍成了照片,请挑选一张你最喜欢的灯的照片,然后相互介绍一下你的这盏灯。谁愿意到前面来说一说。

1.分类摆放。

师:前面有四块分类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想一想,你手里的灯应该安装在哪里?请把你手里灯的照片按照标记贴在前面的分类板上。篮子里还有灯的照片,请你再去分一分。

2.共同检查摆放是否正确。

二、了解室外灯

1.请幼儿介绍自己看过的室外灯。

师:这些吊灯、壁灯、台灯和落地灯都是安装在室内的,叫室内灯。室外也有许多灯,前天,林老师请你回家后把看到的室外灯画下来,现在请大家相互说一说你所记录的室外灯,它是在哪里看到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好,把你的记录纸赶快收好,回教室后贴到主题墙上。

1. 观看课件:路灯(照明)、指示灯(指示)、霓虹灯(装饰)、花灯、冰灯(观赏)。

2. 师:林老师也收集到了许多室外灯,一起来看看。

看后小结:除了小朋友收集到的会照明的路灯、会提醒人的指示灯和装饰用的霓虹灯,还有观赏用的花灯和冰灯。

三、了解灯的历史

1.电灯的发明。

师:刚才这么多的室内灯和室外灯,是什么让它们亮起来的?(电)这些用电亮起来的灯,叫电灯。那你们知道最早的电灯是谁发明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看课件,听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爱迪生是美国的一个发明家。他从小就非常勤奋,喜欢做各种实验。为了研制电灯,他做了无数次的实验,都失败了,但是他毫不气馁,最后通过不断地努力和试验,终于使灯泡连续亮了一个晚上。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只白炽灯诞生了,为人类在黑夜里带来了光明。

2.灯的发展历史。

(1)出示并观察实物。

师:你们知道爷爷奶奶小时候是用什么灯照明的吗?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好多人还用不上电灯呢。

师:我呀就从乡下收集到了几盏爷爷奶奶小时候用过的灯,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看一看,比一比,这些灯和电灯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灯的故事》。

师:古时候,人们在黑夜里又是用什么照明呢?这个在书中有答案,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书拿出来,翻到第一页,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提问:一开始是用什么照明的?(篝火)人们想在走路的时候也能照明,就发明了什么?(火把)后来又发明了什么?(油脂灯、灯笼)接着又发明了什么?(煤油灯、马灯),最后伟大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 ……此处隐藏3383个字……/p>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

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今天,齐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

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许多朋友要来祝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

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为你们准备的图形拼一幅漂亮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1)拼贴(师巡回指导)(2)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结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活动反思:

大班综合活动《图形宝宝》的设计思路是: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对几何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尝试将领域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活动以图形娃娃过生日为主线,通过听听、看看、找找、剪剪、拼拼、讲讲等不同途径,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并掌握有关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满足幼儿探索发现、尝试创作的欲望,符合大班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立方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能开动脑筋设计制作教具。

活动准备:

1、正方体积木若干、同样大小的白色及彩色的正方形纸若干。

2、制作礼盒的平面图形若干、正方体的插片若干。

3、胶水及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1、 分组操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第一组:做礼品盒。用画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图形纸,动手动脑做成礼品盒。

第二组:做数学角教具。“数一数,这块积木有几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面,就拿这样的正方形的纸,在每张正方形的纸上写1个数字或符号(+、一、×),写好贴在积木的每一个面上,供数学教学游戏用”。

第三组:让积木变漂亮。“这些积木旧了,你们数一数它们有几个什么形状、大小是怎样的面?”“请你选用大小、形状一样的彩色纸,把积木贴起来。”

第四组:插积木。用插片插出一个正方体。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1)“礼品盒是什么形状的?数数看,它有几个面,大小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2)“你们给数学角做的教具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面?每个面有几个数字?”“用你们做的玩具,合在一起给小朋友出一道算术题好吗?”

(3)“这些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数数看,一块积木用了几张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纸贴好的?你们把积木摞在一起吧。”

(4)“插了这么多积木,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插好一块积木需要用几块插片?插片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能用这些积木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吗?试试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易趣大班庆六一亲子绘画制作 创意纸箱画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大胆想象并在纸箱上进行亲子作画,体验亲子间共同作画的乐趣,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2.懂得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每组家庭2个纸箱、彩笔、油画棒、美工刀若干、宽胶带若干

活动过程:

1、 制作开始之前家长与幼儿共同交流,谈谈创作的设想

2、 家长与幼儿共同在纸箱作画,可一人一个纸箱,也可家长与幼儿合作完成两个纸箱。在完成作画的基础上,家长用美工刀在纸箱上抠出圆形(幼儿能伸进脚去即可)幼儿玩穿大鞋游戏。

3、 作品展示

家长和孩子谈谈完成作品的感受,积极鼓励幼儿平时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与爸爸妈妈一同制作其他作品。

4、 全家福:家长、老师、孩子及制作的小作品进行合影留念。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