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和肺炎的症状相似,极易被混淆,但却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家长朋友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区分。
1、测体温
感冒:
发烧温度相对较低,用物理降温或者退烧药降温有效。
肺炎:
往往是高热,体温常超过38℃,可高达40℃,而且吃退烧药体温下降后又会反复。
2、数呼吸
感冒:
一般会出现咳嗽、咳痰等表现,但是不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肺炎:
孩子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也会明显增快。
Tips:一般来说,半岁以下的宝宝呼吸次数应在40~50次/分钟,1岁左右的宝宝呼吸次数在30次/分钟, 1岁以上的儿童正常呼吸为20多次/分钟,一旦呼吸频率过快,应考虑有患小儿肺炎的可能。
3、听肺部
感冒:
一般感冒后,肺部可能不会出现特殊表现。
肺炎:
宝宝安静吸气的时候,家长可以把耳朵贴在宝宝的脊柱两侧可以在胸部听到“咕噜咕噜”煮稀饭的声音,也就是吸进来的气体经过肺泡里痰液的声音,一些小婴儿因为不会咳痰,嘴巴还会出现吐泡泡,就像大闸蟹口吐沫沫的情况。
4、看精神
感冒:
孩子在发热、咳嗽的同时,精神状态尚可。
肺炎:
孩子在患肺炎初期,精神可无明显变化,也可能精神状态不佳,并伴有口唇、指甲等浅表部位出现青紫等表现。小婴儿还会因为呼吸困难和缺氧而出现不肯吃奶、昏睡的情况。
5、观食欲
感冒:
饮食尚正常,或吃东西、吃奶减少。
肺炎:
饮食显著下降,不吃东西,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
宝宝患肺炎了 要这么处理
如果宝宝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根据感染的类型,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并进行对症治疗。发热时给予降温处理,再加上雾化止咳化痰平喘,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一般预后良好。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只要退烧了,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抗生素治疗一定要足疗程,一般应用至烧退、呼吸困难缓解后3-7天,不能过早停药,否则会导致病情反复。一般肺炎的疗程为7-10天,而衣原体或支原体肺炎则需21天或更久。
Tips :一般用药3天内, 只要病情稳定或临床上有好转迹象 , 则表示有效 , 不宜盲目换药 。
怎样让宝宝走出一感冒就肺炎的怪圈?
1、打疫苗
孩子可以通过接种肺炎疫苗来预防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2岁以下的孩子可以接种肺炎球菌7价结合疫苗,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来预防肺炎。
2、加强锻炼
家长可以让小宝宝在干净的地上或者床上爬行,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大一些的宝宝可以外出散步、踢球、游泳或骑自行车,要让宝宝有一定的运动量,从而增强体质。
3、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受凉感冒。因感冒后上呼吸道失去屏障作用,病菌可能会长驱直入至肺脏,引起肺炎。如果出现咽痛、鼻塞、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要及时治疗,防止细菌侵入肺部发展成肺炎。
4、避免接触病原
感冒流行期间,不要去公共场所以及人群比较拥挤的地方,防止传染疾病。室内也要注意保持空气清新。